为了一个不确定到底不生的事情,这样做显然不是那么值得。
所以,只剩下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手段。
化学防治暂时还是不要用为好,前世的蝗虫为什么再怎么杀也杀不完?
就是因为对于农药的抗性越来越强,与其现在让他们不断增强抗药性,不如等到以后有的类似于基因药剂之类的,一次性把他们杀绝种。
赵桂熠把这两种排除之后,能用的就只有一种手段了。
生物防治,简单来说就是拿那些鸡鸭鹅之类的放到田里,去吃那些蝗虫。
这样的生态环境不仅不会恶化,还能额外得到一批肉质鲜美的鸡鸭鹅。
同样,粪便还能够排到田里作为肥料。
可是刚刚经历了四年自然灾害,又经历了五年天灾人祸,别说鸡鸭鹅了,凡是能吃的都吃干净了。
华夏元年的时候,赵桂熠就命令在全国建立了12个养殖鸡的基地,八个养殖鸭子基地,以及五个养殖鹅的基地。
这些基地虽然不是完全占地,只是和民众进行合作之类的,帮助扩大家禽的规模。
但是每个基地,都掌握着方圆万里的虫子,只要这些基地附近有蝗虫出现,立刻就会拉起预警。
如果再闹一次蝗灾,国内粮食就肯定会出现大的缺口。
而蝗灾过后,田间颗粒无收,接下来将面临饥饿和恐慌,是封建社会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如果不对内战争削减人口的话,就只能对外战争去掠夺粮食。
赵桂熠会选择哪个已经不言而喻了,凡是一个合格的掌权者,让百姓吃饱永远是最基础的。
经过一年的准备,鸡鸭鹅的平均占有量已经达到了5。6只,全国在打下北方的突厥之后已经有了接近5ooo多万。
如果只算农耕地区的话,几乎一人就要达到七八只鸡鸭鹅。
虽然,很多都是那些小的鸡鸭鹅,还没有长成,但是吃起虫子来,可是一点儿都不弱。
赵桂熠还一度担心那些蝗虫起不来了,他可就指着这一大波蝗虫,让那些小的鸡鸭鹅成年。
在农作物即将成熟之前,这场蝗灾终于爆了。
蝗虫的飞行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向北。
赵桂熠当即立断,要求把东部的所有基地中合作需养的那些鸡鸭鹅,调到蝗灾的重灾区。
一边往西部调运鸡鸭鹅,一边把相关的东西给百姓们讲清,并放补偿。
至于百姓们乐不乐意,那肯定是乐意的呀,一只鸡放出去几个月,收回来就是两只鸡了。
放一只鸡苗,几个月后还一只成年鸡,放一只成年鸡,回来给你一个成年鸡和一个鸡苗。
这笔买卖怎么算都不亏,再说就算不想要,也可以换成现金补偿,家里接近1万块的房贷还没有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