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的谈话注定是不平静的,看到林总有点失态,苏珊也没有说什么,林总似乎感觉到自己失态了,所以起身告辞离开了。
苏珊一个人回到了卧室,喝了杯红酒,不由得思考起今天晚上的谈话,总觉得意尽为犹,总觉得差点什么。
想要做一个市场,就必须了解这个市场所在的国家的历史文化,更要明白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做生意在任何一个地方最需要关键的是赚取利润,赚取利润的,同时要保证安全,这样企业才能够健康的展。
苏珊从来就没有理解所谓的这个古老的文明,究竟有怎样的历史,自己这个大脑实在没有办法接受当地特有的逻辑观念,没有办法理解,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思考来理解这件事情的。
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即使在自己的祖国也存在着竞选总统这样的事情,两个党派在不断地攻击对方,不断地表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得选民手中的选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治理好这个国家,让民众得到福利,过得更加好。
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既得利益集团,因为一个企业,从小慢慢地变成长了一个大的企业,总是要保持自己的优势,这在历史上托拉斯的出现,这是非常正常的,垄断,也就意味着拥有赚取利润的渠道,那么自己保重自己的垄断,这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在任何一个西方国家,你不可能占有1oo%的市场,因为这样做的话会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国家会出台反垄断法,也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拆分,你必须有几个竞争者,这样才能够保持活力,一旦形成的固有的垄断而无法改变的局面,那也就意味着企业已经失去了活力,最终的目的只能是倒闭结束。
所以那些成长起来的起都非常注重于做公益,服务于社会,百年的企业,他们需要有百年企业的做法,怕你需要得到民众的认可,甚至他们必须得到民众的支持,否则的话企业不可能成为一个百年的企业。
但是在这里不一样,总结起来就是那么几句话,如果想在这个古老的国家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你的爷爷,你的老爷爷他们多么的努力,而是这些人当年曾经承诺过,比如满清政府当年在入主中原的时候,他们曾经给那些投降的人承诺,异姓封王,喝醉后,这些人的结局却是非常的悲惨。
因为满清政府在得到天下之后,觉得这些人已经没有用了,所以康熙皇帝才进行了撤藩,所以才有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举兵造反。
这三个人本来就是明朝的大臣,如果说按照儒家的思想,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应该属于叛徒,理论上叛徒就不应该得到新政权的认可,他们是应该被彻底消灭的一类人。
但是满清政府选择了接纳这些人,目的就是利用这些人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势力,因为满清的人口非常的少,听杜宇庞大的大明王朝来说,满清政府的人口可怜巴巴的只有那么一点点。
但是架不住叛徒多,所以满清政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成功得到了天下,可得到天下之后,他们就觉得当初帮助他们这些叛徒根本没有必要存在,所以他们进行了彻底的清除计划。
有用的时候就利用你,没用的时候你就是一个碍事的人,这些人的富贵只是因为别人的曾经承诺。
因为满清政府曾经承诺过给予他们高官厚禄,所以他们太拼命地帮助满清政府得动了天下,甚至吴三桂亲自在缅甸杀害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这是多么的忠诚于满清政府,同时换来了自己的高官厚禄,吴三桂真的忠诚于大清王朝吗?显而易见不可能的,他忠诚的是自己的荣华富贵。
大明王朝世代累积,形成的彻底垄断,已经打破了底层人向上层流动的希望,然而满清政府在得到天下之后,已经忘记了他们曾经的承诺,他们拿到了他们属于自己的利益,曾经这些人拼尽全力,帮助他们推翻大明王朝。
无数的谋取利益的人死在了战争当中,他们并没有看到满清政府收拾他们的后代,他们信以为真的崇高理想,就是自己拼命的努力,让自己的后代,再也不过没有希望的生活。
曾经满清的承诺就像一个笑话一样,就理所当然的跟屎一样臭不可闻。吴三桂是一个好人吗?肯定不是。
苏珊根据自己理解的满清历史,不由得思考吴三桂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父辈和自己都是受到大明王朝的培养,才成为一个底层的管理者,换句话来说,当时吴三桂在大明王朝的官职并不高。
吴三桂只能是大明王朝的罪人,如果他后来没有反叛满清王朝的话,吴三桂绝对不是一个英雄,只能称之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因为连苏珊都明白,吴三桂永远洗刷不掉自己身上的罪行,放满清进入山海关,这是自己永远无法推脱的罪行,哪怕冲冠一怒为红颜,也没有办法解释自己这样的行为,只不过是给自己找了一块遮羞布。
苏珊不理解的就是,为什么需要一个女人陈圆圆来承担吴三桂这样的罪行,然后在缅甸勒死了永历帝朱由榔,这个是没有办法说他是别人的指使。
可以说这个时候吴三桂理论上应该是忠诚于满清王朝的,可能他心里当时想的就是满清王朝不会毁约,不会放弃对自己的承诺。
吴三桂的父亲本来就是大明王朝的锦州总兵,舅舅也是大明王朝的官员,甚至有点他自己,后来也是辽东总兵,为此还被封爵。
但是自己查看史书现,吴三桂这种将门世家,理论上应该替天子镇守边关,抵御外敌,但是没有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一个没有忠诚的人,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所以说吴三桂,他只是一个考虑自己利益得失的人,遇到任何大明王朝的问题,他第一考虑的是我如何得到利益,这是不是说林总口中讲述的证据。
一个军人没有半点担当,也不负责任,更没有忠诚,甚至于帮大明王朝北京城受到危险的时候,观望局势,只是尽可能的保全自己。
如果说崇祯皇帝的无能,只能眼巴巴的指望吴三桂带兵来解救自己,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自缢煤山歪脖树。
然后吴三桂直接又跑回了山海关,元吴三桂自己都承认自己不是李自成的对手,那我也就不要再忽悠别人说,因为陈圆圆的美色,因为这从利益得失来分析,不符合吴三桂的性格。
苏珊对于中国的历史,尤其是满清王朝的历史研究的非常透彻,因为他觉得一个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最后一个王朝往往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积累的文化知识将会是一个巅峰。
苏珊没有办法理解林总口中讲的这句话,但是根据自己学到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认知。
而历史上的吴三桂,没有接受李自成,而是选择了多尔衮,这是不是说因为当初多尔衮的承诺,顺治根本拿着没当回事,到了康熙的时候直接就压根不承认了,根本没有想兑现曾经的诺言。
过河拆桥,如果说就是这样的话,那么也就不难理解吴三桂为什么还要再次叛乱,因为自己辛辛苦苦立的功劳,现在压根得不到任何保障了,现在就是过河拆桥。
所以多尔衮的承诺兑现了,吴三桂镇守云南,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可怜的朱由榔落在了吴三桂手里,吴三桂不为所动,用一张劲弩,结束了他的性命。
然后富贵只是过了几十年,康熙清正之后,觉得没有必要再维持当初的承诺,所以选择撤藩。
在清朝开国历史上,帮助大清王朝的并不仅仅只有吴三桂一个人,还有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可如果说论到谁对大明王朝伤害最大,那吴三桂当属第一。
苏珊理解的就是这样,中国人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那么很显然,吴三桂根本不是一个有气节的人,善于投机钻营,有负君恩,在西方人的理解当中就是根本没有什么道德底线,作为一个人没有作为一个人最基本拥有的素质和底线。
所以对明清两代一直对吴三桂的评价就是一个小人,苏珊表示不理解,一个人品低劣的人,也没有必要这样,因为小人的眼睛里只有自己,但是这个人已经死了,也就没有必要再讲来讲去,历史书上,只不过留下了那么一笔。
苏珊思考来思考去,觉得自己始终没有办法理解中国人的逻辑,跟一个死人不断地去批判,他是一个小人,他已经死亡了,也就代表他的肉体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上帝都可以原谅那些十恶不赦的人,那么为什么历史上会这样记载呢?
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喜欢说这个人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为什么这些老百姓在谈论话题的时候总是说这是一个奸臣,还是一个忠臣?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看包青天这样的电视剧,为什么每一个人总是希望皇帝识破这些渐成的阴谋诡计?
为什么总是忠臣被奸臣所害?为什么那些英明的皇帝总是被蒙在鼓里?
苏珊不理解,难道别人告诉皇帝皇帝不相信吗?恐怕真相就是皇帝他非常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他为什么这样做?
在封建王朝统治者,他们需要的是维持自己的稳定,所以社会被分成了三六九等,而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奸治民和以弱除强,同时利用严酷的法律,来处理遇到的任何人。
苏珊的理解就是这样的,皇帝只有重用那些奸臣,底层的老百姓只能盼望皇帝是英明的,他们只能够期望与理想,这就意味着统治是非常稳固的。
奸臣可以把皇帝伺候的非常舒服,吃喝玩乐自然都有奸臣负责,如果是忠臣的话,是不会给皇帝这样安排生活的,没有奸臣的贪污腐败,怎么会有皇帝的花花世界?
一旦生了民怨太大,那只有一个办法,杀了奸臣,抄家得到钱,同时又觉得让老百姓觉得皇帝,只不过是一时不小心被奸臣蒙蔽了。
如果要享受生活的话,必然要锦衣玉食,必然需要美女供自己享乐,如果用忠臣的话是没有办法让自己过得开心,所以奸臣成了最佳合适人选,同时也成了最大的背锅侠。
如果唐玄宗不重用李林浦,那怎么过上一季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腐败生活?如果赵构不重用秦桧,那么自己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岳飞迎回二帝,自己这个皇帝还怎么做?如果乾隆不重用和珅,那么自己下江南的钱谁出,自己要过上十全老人的生活,谁来能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