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雨柔在府城接连采购了三日时间,将家里头需要的和不需要的,有用的和没用的算是都给置办齐全了。
而后她也懒得往回带,直接就给分好,而后便打发人上外头去送年礼了。
像刘院长那边儿,她是要送大礼的。毕竟家里的小童生啥的,都是人家给教出来的。平时她想要补贴一番,人家有傲骨,说啥也不肯要。
面膜什么的她都私底下让小七去送给婉儿,根本不敢让刘院长知道。
这次赶上过年,什么肥鸡、肥鸭,就连那大肥猪都是特意让朱曾荣家给往府城里头送的,足足有三百多斤的大肥猪。
送银子人家铁定是不会要的了,苏雨柔就只能送一些过年用得上的东西。
再有就是府城和县城的那些官员们,虽说都是她的下属,可她这人对下属向来不错。虽说目前还没彻底弄清楚他们都是谁的人,但礼物是不能少的。
等苏雨柔回来下夹河村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
此时书院早就放假了,小胖子终于找到了玩伴,于是每天都开心的不得了。
外头小孩子们不断唱着:“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大家发……”
有那嘴甜的小孩子,见到苏雨柔和王氏她们,通常都会说“恭喜发财”什么的。而王氏这边儿也不吝啬,出门儿的时候她都让身边的丫头带上一些糖果什么的,就是留着发给孩子们吃的。
得了糖果的小孩子们,顿时欢
欢喜喜地一哄而散,跑去结冰的河面上去打出溜滑去了。
外头时不时的传来鞭炮的响声,只不过都是一声两声的。苏雨柔知道,这一定是小孩子们把成挂的鞭炮给拆开,散着放呢,这样能放好久。
庄户人家的小孩子,平时很少能有玩具。难得过年,再赶上家中大人手头有了余钱,于是今年的孩子们手里头,也多了不少鞭炮。
五郎和六郎来年就要考秀才了,因此就算眼看都要过年了,两人还在书房里头念书呢。
王焕之见自己这俩便宜大外孙这般努力,他也不由得开始感慨。
私底下对赵氏说:“看看人家这孩子,如果咱家那几个孙子有他们一半儿用功,那就不用我老头子跟着操心咯。”
“你呀,就是操心不禁老。我算是想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往后爱咋咋地。是好是赖,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如今咱俩都老了,也该享福咯。”
赵氏往后头的垫子上一趟,露出一脸享受的表情,仿佛那垫子格外舒适。
“还真别说,咱闺女给做的这两个鸭子毛的靠垫儿还真挺舒坦的。还有柔儿给我做的护腿,这冬天我的老寒腿都不疼了。”王焕之显摆地抬起腿说。
赵氏闻言顿时眼圈微红,让王焕之坐在炕上,她仔细地帮他捏着腿。
“我说老头子,这些年在外头辛苦你了。哎,那蛮子住的地方,风又大天又冷的,你是咋熬过来的呢?”
她说
着说着,眼泪竟然很不争气地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
王焕之的心里也有些不好受,毕竟是为了保护别的女人,而导致自己的老伴儿苦苦等了自己那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