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书吧>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23章 鬼报实为权利争(第2页)

第23章 鬼报实为权利争(第2页)

那个南楚人也不客气,当下就坐在桌子前大快朵颐起来。

见这个南楚人吃的这么香,张闿却流下泪来。等他吃完以后,张闿淌着泪水问这个南楚人,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相救呢?如果有法子的话,还是请你救一救我吧。

那个自称是鬼的南楚人停杵了一会儿,开口问:有没有和你名字相同的呢?

张闿想了一下,回答道,附近有个北边来的,姓黄,叫黄闿。不知道符不符合你讲的要求。

听到张闿说有和自己名字相同的人,那个南楚人就接口道,你去找一下他,我跟在你后面。

见那个南楚人答应了,张闿也顾不得收拾。当即就出来门,乘黑走到了黄闿家,崩崩地敲响了黄闿家的门。

不一会儿,里面就传来了问话声,谁啊,这黑灯瞎火的,有什么事呢。

站在外面的张闿答道,我是丞相从事中郎张闿,刚到建邺,有事要和你商量。

听到外面的人自称是张闿,里面的黄闿也不敢慢待,虽说皇帝还没有下旨给张闿升官,但人家究竟是丞相府的旧人。

没多久,黄闿就打开了门,将张闿迎了进去,请到了自己的书房。

两人站在在书房里刚寒暄几句,还不曾对坐,黄闿家的仆役才把水端上来。张闿就看见那个南楚人飘进来了,从身上掏出块红布从黄闿身后罩在黄闿的脑袋上,像是给他戴上了个红色的箍。

紧接着,那个南楚人又转到黄闿的正面,摸出根常常的小针对着黄闿的心口刺了一下,就如后世扎银针一般,然后又飘了出去。

此时,黄闿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捂着胸口对张闿说,中郎,我突然有点不舒服,不方便招待你,要不你先回去吧,等明天我们再商议。

见黄闿的样子似乎很难受,张闿也就随之告辞了。

出了黄闿家,还没有走上几步,那个南楚人飘到了张闿面前,对张闿说,“君有贵相,某为惜之,故亏法以相济;然神道幽密,不可宣泄。”

见那个南楚人的话说得甚是慎重,于是,张闿便点了点头,意思自己记住了他的话。然后便看着那个南楚人在自己的面前消失不见了。

等张闿回到家里,看着客房里那个自称是鬼的南楚人享用过的酒食,老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半夜的时候,张闿听见黄闿家方向传来隐约的哭声。等到第二天去一打听,那黄闿在和自己见面以后,晚上突心痛,还不到半夜,就暴亡了。

咸和三年,苏峻之乱被平定后,张闿以尚书加散骑常侍,赐爵宜阳伯。迁廷尉,以疾解职,拜金紫光禄大夫。

这个故事后来收录在《太平广记》里,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呢。因为戴祚在撰写这个故事时提到的时代背景:建武二年。

同时,在故事里还讲了这么两句话——“家在南楚”、“闿曰:有侨人黄闿。”

建武二年生了那些事在篇头已经提及。司马睿初到建邺坐镇的时候,对于西晋皇权江南士族本身就没有过多的仰仗,鸟都不鸟这位南下王爷。

好在司马睿带过来的王导,名望在北边和南边都很响亮。在王导的安排下,司马睿拉拢了江南的士族,又吸收了北方的人才,才勉强在江南站住了脚。

张闿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司马睿收入囊中的。《晋书》里记载说“即引为安东参军,甚加礼遇。转丞相从事中郎,以母忧去职。既葬,帝强起之”。

再说南楚,《史记·货殖列传》以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而春秋时期,由于楚国位于中原南部,就一直被称为南楚。

然后就是侨人。八王之乱后,江东这边把那些从北边跟着五马渡江流寓江南的人统称为侨人。

这样一来,在这个故事里,张闿似乎就有着皇权的影子,黄闿则是北方士族的代表,至于自称“家在南楚”的那个鬼,自然就有着江南士族的痕迹。

回过头来,再看司马睿的上位,很显然就是流寓江南的北方士族和南方士族之间的政治妥协,双方共同推选了一个名义上的领袖。

不然,“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政在士族”这句话也不会堂而皇之地写在《晋书》里。

可以说,从王导联合周玘等吴姓世族将司马睿送上皇位开始,皇权、北方士族权利、南方士族权利就一直在交织中,相互争夺着主导地位。

回头再翻开《晋书》,张闿的母亲死后刚刚下葬,司马睿就夺情要他起伏,并委以重任,看来是准备收拢皇权,增加皇家的影响力。

江南的士族一看有些不乐意了,你们张家搬到江南也有百把年了,司马家族向来看不惯咱们江南人,你这么积极,不是叛徒是啥呢。

嗯,得教训你一下,顺带也是敲打敲打司马家族,让他知道锅儿是铁打的。

等张闿从丹阳走到建邺,江南的这伙人现情况有些不对了。说好的南北平衡,咋号施令的全是你北方人呢,不光是司马家的话不好使,出不了宫禁。我们南边人说的话也没几个人听。

在这种情况下,“鬼曰:有与君同名字者否?”就很自然的出现了。就如当年孙刘联合火烧赤壁一般。如果孙刘不放下成见联起手,早就被曹阿瞒逐个吞了。

因此,如果单纯的把戴祚笔下这个有关张闿的故事当做鬼神事来看的话,似乎就有点歪曲戴祚的本意了。

当然,这个结论,也可能是某家一家之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