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问。
自然是成了现在聊天群之中,帝王最喜欢的日常。
将自己的疑惑送到聊天群中。
林云以现代人的角度来进行回答,能够给帝王们带来很多的灵感。
在结束了聊天之后,众多帝王也将自己心中的疑惑到了聊天群之中。
而这一次的林云却看上了曹操的提问。
最爱人妻:解决司马家能否使得曹操政权稳固。
要知道前几个问题,曹操都是询问关于少妇的问题。
而现在的曹操所提问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
如果曹操早些解决了司马家,那么曹魏政权是否能够免去所有的问题。
[曹操政权的体系和深层次的问题。]
[在历史上司马懿动了高平陵政变篡夺了曹魏政权!]
[但从历史深度的角度来看,曹操就算是提前解决掉了司马懿,那么后续必然会有其他的人代替司马懿!]
[先是从曹魏的政治角度来说,虽然说早期的曹操在自己起家的时候是依靠了颖川世家大族,但是曹操所追寻的本质还是唯才是举。]
[相较于人才来说,曹操更在乎人才的才能,至于人才的品德则放在才能之后!]
[到了曹操的执政晚期曹操开始想要想方设法的摆脱颍川氏族的控制,如果把曹魏政权比作一家公司的话,曹操则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颍川氏族和曹魏宗族则是公司之中最大的两大股东势力!]
[随着统治的地区越来越大,曹魏宗族的人才数量是远远比不过势力庞大的颍川河南世家大族,于是曹操晚期想要将自己的封国封到冀州魏郡,想要摆脱颍川河南世家对于政权的控制。]
[曹操晚期谋士荀攸去世,荀彧以因为和曹操政治观点和利益冲突,最终黯然离世,曾经作为颖川代表的荀家开始退于二线,而司马懿和陈群成为了当时河南颖川世家的代表。]
[司马懿和陈群为了保证世家大族的利益于是将目标锁定在了夺嫡之战中曹丕,当时的曹丕和曹植两人争夺时世子之位,曹丕身后站着的正是河南世家。曹植身后则是关中世家,部分河北世家,以及曹魏的丁氏(曹操原配夫人家族)外戚。]
[曹操早期选择宠爱曹植的原因其实是和曹丕身后的河南颍川世家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但是让曹操改变观念的则是接二连三的战败。]
[关中之战和襄樊之战,这是曹操生命最后几年之中最为重要的战役,这几场战役曹操势力都以惨败收场,一方面是刘备集团整体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另外一方面则是曹操军队命脉都是由世家掌控。]
[当时世家不仅占据着人口,还有数不清的土地,这也使得世家大族之中拥有着非常多的存粮,不说世家大族就说汉末的豪强鲁肃,家里不仅有仆人还要数不清了的粮食,当时周瑜还特意向鲁肃借粮,当时曹操的军队的粮食有一大部分都是由世家大族提供。]
[汉中之战,其实在最后阶段曹操和刘备一直是处于抗衡阶段,按照道理来说曹操可以和刘备打持久战,但是由于粮食不充足,再加上前期的战败使得曹操无法打持久战,最后带着汉中百姓退出了汉中。]
[到了曹操的晚期军队缺粮基本上是常事,甚至曹操都时不时借运粮官的项上人头安抚人心。]
[曹操在经过了汉中之战之后也算是真正的意识到了集团需要世家的支持,而曹丕在夺嫡这种表现也非常优异,最终曹丕算是正式让曹丕成为继承人。]
最爱人妻:这就是后来生的事吗?颖川世家大族的威胁实在是越来越大,这让我不得不防。
平平无奇唐高祖:也正是因为曹魏后期实行的制度,让原本的一些世家逐步的开始慢慢的变得强大最终成为了门阀。
最爱弟媳:世家之害,后世的皇帝可谓是深受其害。
[曹丕后来继承了王位逼迫汉帝禅让,最终建立了新的政权,而当时为了回馈支持者,曹丕将都城选择在洛阳而非邺城,毕竟洛阳靠近河内和颖川,再加上是曾经东汉的都城,从而拉拢各方的势力!]
[而这个时候的陈群等颖川也因为支持曹丕而得到了曹丕的重用,反倒是因为忌惮宗族势力,曹丕对于宗族势力进行了削弱,但是整体的集团还是属于平稳状态,两方势力相互制约。]
[但是陈群所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却完完全全的改变了原有的政治局势,直接将曹魏势力推入了深渊之中。]
[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这个制度可以说是汉朝察举制的一种延伸和展!]
[九品中正制是指由各州郡分别选举大中正一人,这位大中正必须为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巨高,大中正则在产生小中正,小中正则是为中央找寻人才,大中正在通过人才调查表将人才分为九等!]
[在分成等级之后,由中正填写评语,交由管理官吏的部门,为这些人提供升迁和任官,由于选举出来的中正都是世家大族的人,九品中正制的出现便直接成为了世家大族的工具!]
[而曹丕用这样的方式缓解了和世家大族的矛盾,但是却让世家大族逐步的做大,依靠九品中正制整个世家大族开始逐步的抱团,世家大族成为了皇权最大的威胁!]
最爱人妻:九品中正制,这和举孝廉太像了,只不过当时的评选是由地方太守进行审核,最终在将人才交于中央,九品中正制则是由地方选取人才由中央进行审核。
按照道理来说,这种制度其实是有利于维持中央政权的稳定,但是中正这个职务的出现却让这个制度变了味道!
曹操作为整个汉末最具有实力的诸侯,对于当时的政治情况可以说是看的非常清楚,自然清楚这种制度本身就蕴藏的问题。
[九品中政治的出现,开始了世家门阀独揽官位的历史,魏晋南北朝甚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许多想要建功立业的寒门和贫民最终也只能考虑从军获得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