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书吧>大明之拯救崇祯 > 第二十九章 宋应星(第1页)

第二十九章 宋应星(第1页)

崇祯听完之后默然不语。

杨永明接着说“陛下,这些为国而死的人固然可敬,但他们不一定有能力辅佐陛下。

而这些投降之人虽有污点,可他们大部分是身不由己的,但是像左良玉这等拥兵自重视朝廷于无物,弃我汉人江山于不顾之人,必杀之。”

崇祯听后认同点头“永明所说不错,就连我朱家子孙也有投敌之人,又怎么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为大明殉国呢?”

随后又对王承恩道“大伴,你去让亲近之人传旨,叫周遇吉带其勇卫营进京,还有陈奇瑜让其一并入京。”

待王承恩离去办事之时,崇祯问道“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什么忠贞之士吗?在如此局势之下还有谁可以担当大任?”

“自然是有的。”杨永明继续说“尤其是以下这个人更要重用,日后想要在我大明展科技,此人定能担当重任。”

杨永明刚说完,太子连忙好奇问“哦,是什么人?竟能得到大兄如此重视。”

杨永明回答“此人名叫宋应星。”

崇祯他们听完之后连忙在记忆里搜索,想了半天也没有在朝堂上想出此人名字。

杨永明见此连忙说“此人并没有在朝堂。”随后又拿起手机找到资料,结合资料介绍“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

他幼时与兄宋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宋应星在家乡散文私塾中开始认族叔宋国祚做老师。

在这之后在新建举人邓良知门下做学生,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

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

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

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二十九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

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

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他们决定下次再试。

为了作好应试准备,宋应升、宋应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

万历四十七年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

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崇祯四年,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宋应星回乡服待老母。崇祯八年宋应星任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

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该年其兄宋应升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

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四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因为所有主要着作都表于此期间。

崇祯十一年,宋应星在分宜任期满,考列优等,旋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为省观察使下的属官,掌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亦称司理。

崇祯十三年,宋应星任期未满,辞官归里。

崇祯十六年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然此时已值明亡前夕,宋应星赴任后,州内因战乱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无,官员多出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