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云摸摸鼻子“又不是不带您去,您生什么气嘛,我们司农寺好了,对户部也好不是。”
李尚书凉凉地看了她一眼“你不是一直想着把司农寺独立出去吗?”
到时候司农寺好不好的关他户部什么事。
宋晓云点点头“主要是平时申请实验地和申请经费走流程太麻烦了,我们司农寺虽然不大,但干的都是技术活,这有些大人,您也知道,不懂装懂,指手画脚的。”
“司农卿官职虽小,但农桑之事还是得要他们来指导才有一个规范化的流程,产量才会提高。”
“司农寺虽然有权利管理各地司农卿,但人数还是太少,我的设想是,有县衙的地方,就至少有一个司农部,而不是一两个司农寺卿或者直接没有。”
“但是这样的改革,户部这边是无法指导的。”没有办法指导就算了,可能还会给他们拖后腿。
她不相信李尚书这个老油条听不懂她的意思。
李尚书确实听懂了,但是分一个寺出去,无疑是削弱了他们户部的力量,这谁乐意呢,特别是在司农寺开始走进皇帝的视野里。
宋晓云来了之后司农寺还开始自己挣钱了,这可是个香馍馍,有宋晓云在骨头啃不了,但在户部名下,户部总是高一头,还能喝点汤。
户部尚书哼了一声,扭头不去看他。
宋晓云见他不说话也不去强求,这事最后还是得皇帝来点头,计划方案已经写好了,就等明天给皇帝呈上去,趁热打铁。
不过她也不想和李尚书搞得太僵,她倒了京城之后李尚书也没少关照她。
“大人,您认为如今算是盛世吗?”
李尚书撇了她一眼“你觉得呢?”在御书房说这个是嫌命太长了,皇帝虽然不在,暗处可是有不少人在盯着的。
宋晓云笑了笑“我认为是不算的。”
李尚书皱了皱眉头“别胡说。”年轻就是什么话都敢说。
“你想独立出去也得陛下松口,能拿出足够的底气,别人才不会说三道四。为官者,名声也尤为重要。”
宋晓云点点头,知道这话是为她好,不过该说的还是要说的。
“陛下在位以来,算是励精图治,京城周边的州城确实过得还不错,我们绵江县,算是一个下县,但我听闻我们县在边城的几个州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我们冬日的时候,村里也是会饿死人的,一年的收成,给府衙交了税,剩下的,还得勒紧裤腰带才能勉强糊口。”
“我们都这样,更别说边城的百姓了,冬天冷死,夏天热死,我猜想,之所以会热死应该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也下地所致。”
“富足的只是少部分的百姓罢了,大多数还是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李尚书自然是知道的,他也是从底层一步步上来的,可能是在高处待得久了,思虑不免多了些。
说到这,她也有些感伤,她是亲眼看到过人饿死的,第一次出远门的时候,那些逃难的人,但凡还有一口饭吃,谁又愿意背井离乡。
“民生是根本,百姓过得好,国家才会富强,国家富强,才有钱建设边防和军队,百姓家里若是饭都吃不饱,又怎么有力气去打仗。有力气想着做别的事情。”
“有钱不想着加强边防和建设国家,难道想着把钱留着割地赔款吗?”
“自己的拳头硬了,别人才会畏你怕你,剑锋所指之处,你说的话才会有人听。”
“为官者,为国为民,没有哪一个司农卿不希望这全天下的百姓能够吃饱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