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书吧>民国之文豪崛起 > 1028闭门读书(第1页)

1028闭门读书(第1页)

1943年终于来临。

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包括保卢斯元帅在内的九万德军被俘。

2月11日,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盟军在欧洲的最高指挥官。

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演讲。

这年的春节刚过,大年初一那天,突然出现日食。全国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东北地区甚至能看到日全食,不可避免的生出各种离奇传言。

其中最受国人追捧的说法,是日本即将败亡太阳就代表日本嘛。

周赫煊现在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明史研究上。他的求生欲还是很强的,老蒋这次显然动了真怒,若是到处乱跑,周公馆门口的士兵肯定敢对他开枪。

但周赫煊并不后悔,人市中的所有情节都非随意编造,而是根据已经生的事实改编。大公报在河南共派有四名记者,回来的消息周赫煊都看了,触目惊心,让周赫煊不吐不快。

一月中旬,大公报刚刚复刊,就再度刊载了关于河南灾情的新闻。

这次写文章的是战地记者张高峰,他详细描述了河南灾民吃毒草、吃干柴、吃白泥的情况,并披露了汤恩伯在河南的丑恶行径。在文章结尾,张高峰还引用了中央社的电文内容“豫省三十一年度之征实征购,虽在灾情严重之下,进行亦颇顺利。”并评论道“据省田管处负责人谈征购情形极为良好,各地人民均罄其所有,贡献国家。这罄其所有四个字,实出诸血泪之笔。”

大公报总编王云笙也是个不怕事儿的,在这篇新闻后面写社评道“河南的灾民卖田卖人甚至饿死,还照纳国课,为什么政府就不可以征豪商巨富的资产,并限制一般富有者满不在乎的购买力呢看重庆,念中原,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于是乎,大公报又被停刊三日,记者张高峰更是被汤恩伯以“共党领”的罪名逮捕。

周赫煊给老蒋打了几个电话请求放人,但无济于事。

直到数月之后,日军大举进攻中原,汤恩伯的部队溃不成军,张高峰才在混乱中重获自由。

端木蕻良来到重庆,暂时住在周公馆,成了周赫煊的专职借书员。

周赫煊既然要研究明史,以他自己的藏书肯定不够用,必须多方查找史料才行。抄书很好抄,但到了周赫煊的地位,越是抄书就越要谨慎。

明朝那些事儿是不可能抄的,笔调太轻佻,而且主观色彩太浓郁。这本书只适合做历史科普文,把它当成史学专著是要惹人笑话的。民国时期已经有人搞历史科普了,而且极为成功,那就是蔡东藩的历代通俗演义,连太祖读了都对其大加赞誉。

那么就只剩下万历十五年了。

此书一经问世,便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在中国更是成为无数学者、作家、官员、企业家的案头必备书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边,高育良办公室书架上就摆着一本万历十五年,高小凤也因读过万历十五年而受到高育良喜爱。

但是,万历十五年虽然属于史著经典,但依旧有着难以掩饰的缺点。

原作者黄仁宇在写书时非常认真,引用了各种史料。可惜这些史料的引用却不严肃,他只使用符合自己观点的史料,对不符合自己观点的史料一概摒弃,甚至掐头去尾、歪曲裁剪。

比如对李贽的表述,黄仁宇先生把李贽评价海瑞的原话反着理解,对李贽赞扬寡妇守节的态度故意歪曲,对李贽评价蔡文姬的观点和李贽的哲学思想断章取义。

一般读者可能并不在意,但专业人士肯定要找茬。即便没人说什么,但只要周赫煊原封不动的抄出来,必然会误导读者对历史的理解。

好在重庆的图书馆很多,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编译图书馆、中央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都内迁来了。周赫煊每个星期让端木蕻良帮自己借几份资料,然后窝在周公馆慢慢研究,并思考着对万历十五年的修改。

此时周赫煊书桌上摆着两本书,分别是谢国桢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和容肇祖的明代思想史。他很久没有这样静下心来读书了,多亏了老蒋的变相软禁,把周赫煊身上的浮躁消得一干二净。

民国时期对明史的研究,3o年代之前尚处于迷茫摸索阶段,但已经开始对明代的城市生活、党社运动、学术思想和对外政策进行研究了。到了3o年代之后,明史研究开始跟马克思主义、西方新史学理论相结合,深入探讨明朝的政权结构、阶级变动、赋税制度、工农经济等内容。

说句不要脸的话,如今的明史研究专家,至少有三分之一属于周氏门徒,这些人的治史方法都是跟周赫煊学的。

春节期间见到周赫煊那篇讨论沈万三的论文,无数明史学专家欢欣鼓舞,因为周先生终于也开始研究明史了。

同样也得益于这些明史专家的研究,周赫煊现在找资料非常轻松,不断对万历十五年进行调整修改,但主题框架和其中的大历史思想没变。

“爸,你写这些对国家有用吗”周维烈趴在桌边问,他春节是回重庆过的,元宵节后就要前往昆明。

周赫煊反问“为什么你会觉得这些东西无用”

周维烈道“就算你把历史写出花来,也不能让国家多收一粒粮食,不能为国家多造一枚炮弹,能有什么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你没有听说过”周赫煊道。

周维烈说“那是对个人而言。”

周赫煊说“国家也是一样的。你以为抗战打成这样,就是因为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不,是因为政府出了问题。政权结构不稳定,政策施行不得法,这些原因造成的内耗甚至比日寇对中国的破坏更加严重。我们研究历史,就是在总结古代政权的利弊。若当今政府能够扬长避短、择优而行,远比造几枚炮弹、种几斤粮食更有用处。”

周维烈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懂。他抱着老爸的稿子看了一阵,对此毫无兴趣,除了海瑞和张居正以外,其他历史人物他都没听说过。

“我还是去学数学吧。”周维烈说完就开溜。

请记住本书域名。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