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务稼穑、军保家国。正该各安其分,各尽其责,乱了户籍就容易乱却根本。
比如?
襄王殿下都不用七步,就能找出许多例子!
“若商为良籍,不禁科举。以其家财,自然能购买更多书籍、延请名师为自己答疑解惑,普通耕读传家的考生怎能比过?长此以往,寒门更难出贵子。若庙堂之上皆商人子嗣亲眷,难保不为私利而坏大义。”
“军户辛苦,闲时种田,战时上阵杀敌。但若军户都成民籍,那日后又谁来保国呢?”
“士农工商,说来耕读传家,实际土里刨食。若能从商,轻轻松松赚得许多银钱,谁还愿意苦巴巴种地啊!”
朱祁钰仔细瞧着,他家皇叔确实一脸凝重,特别担心的样子。
十分真诚。
那他可更要倾耳细听了。
襄王殿下拱手,把礼仪这块拿得死死的:“谈不上什么高见,只臣一点蠢念头罢了。自大明立国以来,太祖便行屯田之法,寓兵于农……”
不愧是经历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与如今景泰五朝的老王爷,对各种相关政策烂熟于心。
讲得那叫一个清晰分明。
且只忧国忧民,勇敢而又认真地指出朱祁钰哪方面的安排不够恰当。
让他说提建议,他却半点不沾的。
只道朝中人才济济,群策群力之下,定能想出妥善的解决方案来。
主打一个关心,但不逾矩。
老狐狸一只。
但朱祁钰的口号就是绝不错过任何一个有用之才,就连夺门之变的核心人物徐有贞都被他派去修河堤,瓦剌降卒都得做苦力。
更何况是他原就准备要化负担为助力的宗室们呢?
遇上了,就绝不错过。
皇帝陛下再度离席,执晚辈礼,满眼真诚:“襄王叔莫要太谦,您刚刚这一席话,胜过侄儿苦读十年书。朝中何人,能比得上您更博学多闻、更关心咱们大明和您侄儿我呢?”
“好皇叔,您就多费费神,好好点拨点拨侄儿吧!”
“您知道的,早年侄儿也跟您一样,有兄长为靠,也用不着操心江山大事。可谁料想着……”
唉!
朱祁钰长叹,满脸哀伤。
襄王跟诸王与群臣们赶紧仔细宽慰。
说些个皇爷仁至义尽,堪称国朝第一好弟弟,是正庶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非但不知感激,还怙恶不悛,做下犯上作乱之事。才逼得皇爷这般心善之人也不得不为了大明江山稳固故,将其正法的话。
朱祁钰这才释然些,但仍说自己年轻经验少。陡然间成了这万里江山的主人,真真朝乾夕惕。生怕哪处做的不好,便要贻害天下,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黎民。
总而言之一句话:皇叔教我,皇叔帮我!
只想刷个存在感的襄王殿下:???
相识多年,怎么没现二侄子还是块粘年糕呢!
自从那日宴会之后,这小子除了日理万机之外,就频频召见他。
各种问计,丁点也不拿他这个皇叔当外人。
你不点明他装傻,你点明,他当场眼珠子就瞪圆:“这天下,侄儿就算谁也信不着,也不会信不着五叔啊!当初土木之变,孙氏都给您下懿旨了。但凡您有一丝丝野心,这江山也轮不到侄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