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书吧>扒一扒想长生却惨遭被骗的冤种们[历史直播] > 第 62 章(第4页)

第 62 章(第4页)

【而王莽为什么能够篡汉成功?这正是察举制的弊端之一:

——如何能准确判断他人道德品质?

东汉还有一例。

根据《后汉书·许荆传》中的记载,东汉时期,许荆的祖父许武通过举孝廉做了官,他就想让自己的两个弟弟也走这条路。所以,在兄弟三人分家的时候,许武主动挑选了家里面积最大的房子,以及土壤最肥沃的田地。但他对外宣传时却说:“都是两个弟弟礼让给我的,弟弟不争不抢,品德高尚。”

这个方法果然让两个弟弟出了名,全都通过举孝廉当了官。

直到这个时候,许武又声称:“我是牺牲了我的名声来成全弟弟的”。而且,他还拿出自己的财产分给两个弟弟,结果又获得了一片赞誉,还升了官职。

很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是真实存在的。毕竟是写进了《后汉书》这样精准度颇高的历史资料里。

整体来看,这些不过许武自己精心布置的一个局,花费数年时间,充分利用了举孝廉制度的漏洞,从而让兄弟三人全部都迈进了仕途。

从这里开始,察举制的失效,就可见一斑。[3]

而这些反面事例,更是让我们反思。

察举制里对士人道德品质的考察是察举制的前提,但这不易作好,因为很难对人的道德品质作出中肯的评价。

将人的道德品质量化打分。说实话,这真的很难。几千年过去了,纵使不断有新科技有新事物出现,可这样的进步在这方面也停滞了去,科技也束手无策。】

后辈声音一转:

【察举制后期时,弊端日益严重,西汉还好,特别是东汉。

到东汉中后期,地方举荐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本是有利有弊的选举权在权利的玩弄下,彻底变成

一种形式。

那些贵族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

而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社会上出现了“四世五公”、累世公卿”、“累世经学”的官僚门阀集团。

此时的察举制已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那些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维持特权的工具了。

[4]

想也知道,一旦阶级固化,那便是乱世前兆了。】

说道此处,后辈的声音在此一停,天幕里开始动了起来。那些古怪文字顿在后辈尾音落下来的时候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天幕上出现了新的一幕。

又是战场。

又是起义军。

但是这次起义军的口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为的人不是将军,而是……一个医生,一个道士。

可是镜头一转,看他身旁那些簇拥他感谢他的百姓们。“寒不敢衣,饥不敢食。民有斯厄,而莫之恤”。观众只有叹息。

不难想象那时东汉末年时百姓的凄惨。

……

唐。

李世民长长叹息。

纵使这些他都在古籍上看过学过,可此刻他还是难免感伤。

他是太子,他也曾是将军。隋末唐初之时,是他活跃战场的时候,他是个功绩斐然的将领,但是更可贵的事,他在与敌人交锋的时候,在外厮杀的时候他还是很注意百姓的,也因此他得到了不少百姓的拥戴。

李世民为自己得到肯定而高兴,却也为战乱时百姓们朝不保夕的生活而难过。

此刻再以这样的形式看到东汉末年,再看黄巾起义……可一想到后来如何惨淡收场,他也不由叹息。

……

这边人还在唏嘘,那头,后辈已经开始下一部分了:

【黄巾起义失败了,因为领头人去世,群龙无,再加上对手的反扑,注定失败。

不过,他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震撼了东汉王朝的根基,直接导致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进而演变为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东汉末年之后,到唐朝之前,是三国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接下来先还是简要介绍一下这一段时间。

其中可以注意的是,这段混乱中有个短暂的、昙花一现的、大一统王朝的晋。史称西晋。

其中,还有提到的在十多年后爆“八王之乱”。

以及之后的“五胡乱华”。】!sp;?本作者岁岁如初提醒您《扒一扒想长生却惨遭被骗的冤种们[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王莽正是其中翘楚。在王氏子弟大多骄奢淫逸的时候,在他们的衬托下王莽为人恭俭显得与众人格格不入,他雅好儒术,礼贤下士,故声誉日隆。所有人对他赞不绝口。

汉平帝在位时,王莽推行惠政以笼络人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